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1941年日本为什么不集中全力吃下中国,反而去招惹更加强大的美国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很多人都有这种假设,假设日本在1941年没有招惹美国,而是选择以战养战,消化中国,那么中国真的有可能亡国。这一年的中国非常绝望,中国已经被日本切断了和全世界的联系,唯一支持中国的大国苏联因为苏德战争爆发而自顾不暇。
而此时美国对日本仍然是谈判,一船又一船的战略物资被送到日本,变成飞机,变成军舰,变成射向中国人的子弹。这年,日本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华北的根据地实行了三光政策,导致抗日力量遭到重创,抗日陷入低迷。
最危险的莫过于日本制定了“桐计划”,对重庆的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全国人民陷入空前的绝望。如果这个时候,日本集中兵力打一场像豫湘桂大溃败那样的大仗,中国很有可能在1941年就崩溃。
当然,这是从中国视角看,如果从日本视角看,这一年日本更难。1941年的日本确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中国战场始终在进行坚决抵抗,100多万日军陷在这里,被迫开始了日本最害怕的消耗战。
我们不怕消耗,打他个十年八年,中国还是中国,但是日本是个小国,耗不起。1937年日本军费开支32亿日元,占国家总预算的69%,但到了1941年日本军费开支已经到了125亿日元,整个国家财政都供应战争了。
为了筹集军费,日本政府不得不滥发债券,导致国内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日元在黑市贬值60%,1941年,日本国内的黄金储备仅剩8吨,换句话说,4年的侵华战争打光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70年的家底。
没了黄金储备,日元就是废纸一堆,没有任何国家再购买日本债券,失去了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的能力,日元也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石油、橡胶、钢铁等战略资源的能力。
由于日本独占东亚的图谋损害了英美利益,美国首先对日本进行禁运,要求国内飞机公司不得向日本出售零件,1940年美国又废除了《美日通商航海条约》,逐步收紧勒在日本脖子上的绳索。为了打破孤立,这年日本和德国、意大利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好吧,日本更孤立了。
1941年2月19日,英美举行会议,确定了先欧后亚,先打败德国,再收拾日本的政策方向,这时候美国对日宣战已经是时间问题了,日本深知美国国力,于是急于修补美日关系,双方准备签订《美日谅解备忘录》。
同时日本也急于和苏联改善关系,外相松冈洋右赴莫斯科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日本在欧美两条外交战线都取得了空前成功,中国眼看就要被世界抛弃了。
但是天佑中华,美国最终没有签订那个丧尽天良的《美日谅解备忘录》,是美国人好心吗?倒也不是,是美国通过谍报系统得知德国要对苏联开战了,苏联一定会站在英美这一边,美国这个时候没理由对日本妥协了。
美日谈崩了,6月,德国又闪击苏联,日本高层暴跳如雷,小胡子坏我好事,连知会都不知会盟友一声,自己就开干了。大本营立即要求陆军北上夹击苏联,但是陆军真的抽不出人来了,进攻苏联至少需要25个齐装满员的师团,但是日本的主力全在中国战场上,没人了。
如此一来,就只剩海军的南进这一条路了,7月,裕仁召开御前会议,正式将南下扩张定为国策,距离珍珠港爆发就剩5个月了。
上阳网-上阳网官网-免费股票配资-配资平台是正规的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