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整治“价格战打到骨折”的恶性竞争,“反内卷”政策正改变钢铁、光伏、化工等行业的游戏规则! 企业从“拼谁更便宜”转向“拼谁技术强”,行业利润开始修复。 A股相关板块已闻风而动——钢铁股1个月涨25%、光伏龙头减产30%后价格企稳、化工品TDI价格3个月暴涨58%……一场由政策驱动的“困境反转”行情正在上演。
1. 政策核心:专治“饿死同行、累死自己”的恶性竞争
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委修订《价格法》,严打“低于成本价倾销”行为,明确企业若持续亏本抢市场,将面临法律处罚。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各行业火速响应:光伏玻璃龙头集体宣布7月减产30%;水泥厂在山东、四川等地执行“错峰生产”;钢铁厂收到减排限产通知,河北多家钢厂高炉开工率降至68%。
政策逻辑简单直接——停止“自相残杀”,让企业有钱赚。 以光伏为例:组件价格过去2年暴跌60%,全行业亏损,如今减产推动硅料价格一周回升5%。
2. 行业受益逻辑:从“价格战”转向“利润修复”
钢铁行业:库存已降至5年最低,吨钢利润从-150元回升至300元。 政策推动区域整合,例如湖南、江西钢厂并入华菱钢铁,集中采购铁矿石降低成本,效率提升15%。
光伏行业:技术替代加速成为新出路。 TOPCon电池市占率突破80%,转换效率达26.5%,淘汰了旧产能。隆基绿能等龙头砍掉低效产线后,研发投入反增30%,押注BC电池技术。
化工行业:政策复制“制冷剂成功模式”。 去年氟化工实施配额制,龙头企业3个月涨价40%;今年轮到TDI(聚氨酯原料),国内产能占比70%的万华化学、沧州大化控制出货量,TDI价格3个月从1.2万/吨涨至1.9万/吨。
生猪养殖:避免“猪贱伤农”。 农业农村部设定能繁母猪存栏量红线,牧原股份等企业暂停扩建,猪价从12元/公斤回升至16元/公斤,低成本猪企单头盈利超200元。
3. 行情阶段:当前处于“政策点火期”,下一步看产能出清
市场炒作分三步走:
第一步政策预期:7月Wind“反内卷指数”涨17%,水泥、钢铁股领跑。
第二步产能出清验证:需观察企业是否真实减产。 例如光伏玻璃减产执行后,库存连续2周下降才确认信号有效;若小厂偷偷增产,行情将夭折。
第三步盈利兑现:只有龙头公司报表利润改善才算终局。 参考2017年钢铁去产能:宝钢净利从40亿飙至220亿,股价涨3倍。 当前焦煤、多晶硅期货涨价,但钢厂、硅片厂三季度财报才是试金石。
4. 投资策略:聚焦“真减产”和“高技术”企业
短期盯住政策敏感型品种:
钢铁:关注区域整合标的(华菱钢铁)和高端特钢(中信特钢),前者受益集中采购降本,后者军工订单占比30%规避地产风险。
化工:TDI龙头(沧州大化)、制冷剂(巨化股份),价格弹性大且产能控制坚决。
光伏:设备商(帝尔激光)>组件厂,技术迭代需更换设备,不受价格战影响。
警惕“伪概念股”:无实际减产的小型水泥厂、跟风涨价的光伏辅材企业,可能因需求不足再度跌价。
5. 风险提示:政策“雷声大雨点小”最致命
若地方政府为保就业放松减产(如2023年钢铁产量反弹),行业重回价格战,盈利改善预期将破灭。
需求端疲软抵消供给收缩。 不锈钢期货涨价但现货跟涨乏力,因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效果递减;若外需因美国加税下滑,光伏出口可能受挫。
企业“减产不减产”的囚徒困境。参考2017年教训:某大型钢企带头减产,但竞争对手暗中增产抢份额,导致全行业再度陷入亏损。
上阳网-上阳网官网-免费股票配资-配资平台是正规的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