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4.6秒,曾凡博在底线空位举手要球,控球队友却视而不见直接突破。 这一幕被镜头放大,成了NBA中国赛最真实的注脚。
01 首秀沉默:十分钟零数据的背后
10月10日澳门威尼斯人综艺馆,篮网与太阳的加时赛鏖战至深夜。 中国球员曾凡博穿着篮网12号球衣站在场边,第二节末段被换上场时,全场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 但接下来的10分06秒,他的技术统计栏填满了零:0分、0篮板、0助攻、0出手。
唯一亮眼的数据是1次抢断和3次犯规,正负值低至-15。 比赛中他多次空切跑出机会,但球始终在其他队友手中流转。 一次快攻反击中,他冲刺到前场空位,但持球队员直接将球传向了另一侧。 场边有球迷大喊“传给小曾! ”,无人回应。
这场比赛的加时赛让曾凡博多获得了5分钟出场时间。但即便在决胜时刻,他依然像隐形人一样在底线折返跑。 赛后更衣室里,他只说了句“继续努力”,有记者问是否感觉被孤立,他摇头不答。
02 合同真相:8.5万美元的“敲门砖”
曾凡博与篮网签下的是一份Exhibit 10合同,年薪仅8.5万美元。 这份合同实质上是训练营邀请函,球队可在常规赛前将其转为双向合同(年薪约30-40万美元),或裁掉后让其加入发展联盟附属球队。
篮网目前阵容超过20人,锋线位置竞争激烈。 队中还有一个双向合同名额空缺,曾凡博需要与五六名球员争夺这个位置。 这种合同不计入工资帽,球队无需承担风险。
2022年曾凡博曾以落选秀身份与步行者签下类似合同,但夏季联赛表现平淡后遭放弃。 这次的不同在于,他在2024-25赛季CBA场均能贡献14.7分4.7篮板,三分命中率41%,还入选了联赛第一阵容。
03 商业引擎:中国赛背后的50亿美元市场
NBA中国赛的回归时隔六年。 这两场比赛不仅是季前练兵,更是联盟重启中国市场的关键举措。 数据显示,NBA在中国业务价值高达50亿美元,约90%的中国成年篮球观众会观看NBA赛事。
篮网老板蔡崇信一直积极推动中美篮球交流,此前曾邀请崔永熙试训,并助力韩旭登陆WNBA。 这次签约中国球员参与中国赛,被业界视为“最强劲的流量引擎”。
央视对赛事的转播安排耐人寻味。 尽管拥有转播权,央视选择在13日上午录播比赛,而非12日晚实时直播。 而此前开拓者队的季前赛,央视曾进行直播。 这种选择被部分球迷解读为对曾凡博出场时间的不确定性有所顾虑。
04 篮网的中国情结:从易建联到曾凡博
篮网队与中国球员的渊源深厚。 2008年,易建联在新泽西篮网(篮网前身)场均能拿到12分7.2篮板,创下其NBA生涯最佳数据。 2016年,林书豪加盟篮网,场均贡献14.5分5.1助攻。
2024年,21岁的崔永熙与篮网签下双向合同,但在发展联盟比赛中左膝前交叉韧带损伤,赛季报销。 如今曾凡博成为篮网队史第四位中国元素球员,他的12号球衣背后是四代中国球员的NBA梦想。
但中国球员在NBA的生存率极低。 易建联NBA生涯场均7.9分4.9篮板,仍难稳定立足;林书豪遭遇髌腱断裂重伤;崔永熙仅出场5次便赛季报销。 身体素质、篮球理念差异和文化适应是共同挑战。
05 伤病阴影:腰椎骨折后的冒险一搏
今年4月CBA半决赛,曾凡博在篮下与山西队中锋刘传兴碰撞后重摔在地,诊断结果为腰椎左侧横突骨折。 医生建议静养2-3个月,这意味着他错过了夏季联赛和男篮亚洲杯。
篮网训练营9月底开启,曾凡博只能提前恢复训练。 他在社交媒体发布训练照配文“追梦之旅第二章”,但评论区满是球迷担忧:“别逞强啊,身体要紧”。
NBA的体能对抗强度远超CBA。 曾凡博在首场比赛中对位布克时被一步过掉,换防速度明显跟不上NBA节奏。 篮网队医需要持续评估他的身体状况,以确保能承受82场常规赛的强度。
06 更衣室现实:竞争残酷下的“透明人”
赛后篮网主帅沃恩被问到曾凡博时回应:“要回去看录像,所有球员都得珍惜上场时间,NBA机会不多。 ”这话客气但现实——队内年轻球员个个抢着表现,没人愿意把球传给临时队友。
技术统计显示,曾凡博上场时篮网进攻效率下降。 虽然正负值不能全归咎于他,但防守漏洞明显。 一次死球时,曾凡博想和队友击掌,对方直接走开,镜头捕捉到他苦笑的表情。
训练师透露曾凡博投篮练习命中率不错,但比赛压力下完全不同。 队内消息称,虽然英语沟通还行,但场上喊战术时他反应慢半拍。 NBA节奏太快,新秀需要时间适应,但篮网可能不会给他这个时间。
10月12日晚的第二场比赛,曾凡博在第四节终于接到传球命中一记三分。 但赛后更衣室里,有记者问他是否觉得这记进球能改变什么,他擦了擦汗反问道:“你觉得呢? ”
这个问题飘在更衣室的空气中,没有人接话。
上阳网-上阳网官网-免费股票配资-配资平台是正规的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