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孵化是立园之基,创业是强园之魂。齐鲁软件园历经三十载变迁,作为齐鲁大地上筑梦、追梦、圆梦的热土,是创业梦想开始的地方。过去,这里是无数奋斗者的创业首选地;现在,这里是济南市“1+N”人才项目孵化载体,是创新创业“齐鲁梦工场”。让我们通过系列生动故事,探寻企业的成长基因,展现政府与园区如何共筑生态、点亮“企业星河”。这幅波澜壮阔的创业长卷,必将点燃更广泛人群的创新梦想,让每一束微光都能璀璨绽放。
“从毕业实习的时候第一次走进齐鲁软件园,后来就业又创业,20年过去了,我还没有走出软件园‘大圆环’!”华清远见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济南华清卓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鹏用一句话道出了自己与齐鲁软件园的不解之缘。
李鹏,从IT从业者,到信息技术实训平台负责人。他是济南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从业者、见证者,也是赋能者。
一次参观,就留下了
2005年,在山东财经大学就读信息管理专业的李鹏即将迎来毕业季,学校联合齐鲁软件园举办了一场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正是这次机缘,让李鹏和同学们走进了齐鲁软件园。

施工中的齐鲁软件园 2004年摄
当时,园区环形大楼刚刚建成投用,基础设施相对简陋,“大圆环”周围还是一片郊区。“20年前,国内软件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高新区中心区这个位置还是比较偏远的。那次双选会有个展厅参观的环节,李鹏在园区风采板块看到了很多优秀企业家、科研人员的照片。“那些优秀人物触动了我的内心,当时我便感觉到,齐鲁软件园是个干事创业的地方。再加上园区不少企业和我专业对口,所以毕业后我就选择了到齐鲁软件园工作。”李鹏回忆说。
大学毕业后,李鹏先后进入山东师创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旗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随着两家重点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其工作岗位也从普通员工晋升到管理岗。“在这两家园区企业工作期间,我学到了很多管理智慧,收获了成长,感谢这两家企业对我的培养。没有在这两家优秀企业的成才和沉淀,就不会有我现在创业的成果”。李鹏说。
在职场打拼几年后,李鹏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便萌发了创业的想法。干什么方向呢?他一直在思考。
2015年前后,李鹏在工作中发现,既懂软件开发又懂硬件设计的复合型人才变得很紧缺。“我刚参加工作那几年,会写代码就能顺利就业,收入也不错。近10年过去,软件产业开始向智能产品过渡和发展,只掌握代码技能的毕业生就不那么好就业了。”李鹏认为,既然用人市场对复合型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抱着这样的想法,他毅然离职,注册成立济南华清卓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办华清远见济南中心,加入创业大军。
走过荆棘,闯入“最具吸引力”民企100强
2016年,李鹏与华清远见教育科技集团合作,正式进入嵌入式开发工程师培训的赛道,成为高新区第一家从事“软硬结合”技术培训的企业。
李鹏创业的目标是通过提升大学毕业生的技术能力,为企业输送“来了就能用”的技术开发人才。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从齐鲁软件园众多行业企业中挖掘从事研发工作五年以上、表达能力较好的人才,将其从“工程师”培训成“讲师”,为专业对口的本科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扎实的技术训练让学生达到企业开发工程师的水准,再输送给用人单位。

导师“一对一”指导学员
“10年以前,用人单位求贤若渴,但从学生、到家长再到学校,普遍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如果考不上研究生,就该直接就业,对职业培训不理解也不信任。”李鹏坦言,创业之初,公司的知名度还未打开,整个社会对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面向大学生的技能培训认可度并不高,团队与高校对接的时候,有时不能和高校平等对话,有时会直接遭到拒绝。再加上公司业务刚起步,业务模式不够成熟,管理体系也有待完善,一度在提升运营效率与实现盈利方面面临挑战。
那段时间,公司账面资金紧张,员工工资甚至难以正常发放,李鹏心里打起退堂鼓。“我至今还记得,那段时间,好几位员工提议集体出资,与公司共渡难关;培训结业的学员自发帮我们在学校宣传;园区更是协调众创空间的办公场地,帮助我们节省开支。”李鹏说,在方方面面的关怀下,公司业务逐渐有了起色。

华清远见济南中心荣获山东电子学会优秀会员单位
在集团总部支持下,公司先后与省内40多所本专科院校建立合作;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设备100套、自主研发教材90本、专利著作权30项、与100所学校建立联合实验室。IT领域专业教材被列入高等院校嵌入式人才培养规划指定教材;教培系列教材累计销量达50万册,超过50万读者从中受益。2024年,华清远见济南中心荣获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具吸引力”民企100强。李鹏也被山东建筑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10余所高校聘为创业就业导师、研究生企业导师。
多年来,公司的职业技术培训专门面向普通本科高校,为学生打牢学习基础;培训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的实用技能;带学生真刀真枪地做企业级项目,确保所学即所用,为他们锻造一份不依赖名校背景的硬核职业竞争力。
人才输出 帮助近千名毕业生实现梦想
创业近10年,公司累计培育、输送信息技术人才5000多人,其中约1000人留在济南本地就业。参训学员100%实现就业,首次就业学员的平均月薪达到7500元(税前薪资)。2018年以来,公司业务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李鹏还成功将业务拓展到南京、杭州、上海等地。
公司办公区专门开辟出一个房间,用来悬挂社会各界送来的锦旗。“回头看,公司业务一步步取得稳健发展,这因为我们从事的工作服务了信息技术行业发展所需,帮助了很多年轻人就业,具备一定的利他属性,这是我们能取得一席之地的根本原因。”李鹏说。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迭代,不断出新,扎根齐鲁软件园这个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华清卓见的培训课程始终与前沿技术保持一致,从而实现了100%推荐就业率,反过来,华清远见济南中心也通过向园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赋能了区域产业发展。
随着技术迭代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新员工“上岗即用”,园区的中维世纪、神戎电子、智洋创新等重点企业经常到学员中开展招聘宣讲活动,公司培训的很多毕业生也成长为园区企业的技术骨干。与此同时,学生及家长的就业观念在改变,高校方面也积极推进就业工作,主动联手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让实训基地承担完整的课程模块或项目指导,将最新的工程思维与实践经验直接传递给学生。
在齐鲁软件园工作的20年间,李鹏在园区的D座、A座、知慧大厦、梯型楼、银荷大厦都办公过,围着园区转了一个完整的圈。从自己作为毕业生留在园区实现梦想,到帮助近千名毕业生留在济南实现他们的梦想,这又画了一个圈。齐鲁软件园不仅是个适合工作创业的物理圈,更是成己达人实现目标的梦想圈。
AI浪潮推动下,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需要重构为一个紧密协同的共同体,李鹏期待政府部门给予从事精准产业对接的人才实训平台更多的重视与支持,鼓励高校将前沿产业实践纳入学分体系。同时,他也将带领团队坚持技术研发和课程创新,为高校、企业和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对接服务,为园区输送更优质的产业人才,让更多和人才在齐鲁软件园这片沃土实现梦想。
【结尾】
齐鲁软件园三十载耕耘,薪火相传。无数创业者的智慧与汗水汇聚成今日之辉煌,铸就了一片充满活力的产业创新热土。激荡三十年,每一个创业梦想都值得被记录,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应当被铭记。为打造创新创业“齐鲁梦工场”,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园区将升级齐鲁软件园大厦、创业广场等载体环境,建设创新创业展厅,并开辟齐鲁软件园“创业说”专访栏目,展示宣传创新创业公司、人物、物品和故事。
如果你有一段激人奋进的创业历程,如果你有一个始于齐鲁软件园的梦想,请积极与我们联系,说出你的故事,传递创新力量,启发更多同行者!联系人:吕老师 0531-89017952
上阳网-上阳网官网-免费股票配资-配资平台是正规的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