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名誉院长让·梯若尔在会上围绕市场经济发表了演讲。
让 梯若尔指出,市场始终是推动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基本机制,这在中国尤为显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非凡的转型,其中市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主办方供图
“市场需要竞争。垄断不仅抬高价格,还常常抑制创新,因为垄断企业缺乏自我颠覆的动力,其管理层也缺乏竞争的压力。”他指出,大型企业由于规模效应,往往较为保守,缺乏创业精神,通常依赖专利壁垒与游说手段来巩固市场地位。
让·梯若尔回忆了中国学者陈春先博士的故事:在中关村尚未成为全球科技高地的上世纪80年代,陈博士赴美受到启发,回国后开启了“教授创业”的模式,尽管当时阻力重重。他秉持“小而美”的理念,以小公司推动颠覆性创新,突破大企业的保守性。
在谈及市场与政府关系时,让·梯若尔认为市场和政府是互补关系,缺一不可。但他也指出,政府与市场一样,也可能“失灵”。市场效率虽高,但若无政府干预,易产生非法垄断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问题。政府在保障公民权益和收入公平分配方面不可或缺,需通过反垄断、消费者保护、创新、教育、产业与再分配政策等手段进行干预。
在谈及数字经济时,他强调,政府的职责是营造一个有利竞争的环境,制定科学的竞争政策,而不是为了监管而监管。例如,政府应允许商业用户接入多种平台,从而激励创新;应强制实施数据可移植性和互联互通,降低切换成本,赋予用户更多选择。
他还指出,政府应建设一个中立的竞争生态系统,所有企业均可公平参与并形成良性循环。这个生态系统应包含大学,因其具备学术自由和同行评审机制,能激发批判性思维。“创新不可能源于恐惧与盲从。政府应鼓励形成兼具竞争与合作的创新集群,激发各层级的创造力与颠覆精神,同时提供相应基础设施与数据共享机制。”
他补充说,政府在积极作为的同时,也应保持谦逊态度。因为政府无法取代企业在创新中所展现出的灵活性、风险承担能力和专业知识,因此应将权力下放给有能力的企业。
最后,梯若尔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地缘政治分裂,贸易战、民粹主义和排外情绪削弱了共同的人文价值观,也对经济产生了非理性冲击,阻碍了跨境合作与知识流动。他呼吁,应重申对多边主义的承诺,以规则为基础推进多边合作,建立抑制短视政治动机、致力于长期社会目标的制度安排。
“归根结底,繁荣不仅来自技术或资本,更是制度设计的结果,取决于我们设定的规则、权利的分配和共同追求的未来愿景。”
采写:南都记者黄莉玲 发自北京
上阳网-上阳网官网-免费股票配资-配资平台是正规的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