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8月3日,云南省临沧市耿马自治县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笔试成绩公布,其中一名报考小学数学老师岗位的考生笔试成绩仅17分,却进入资格复审。此事引发网民热议,不少网友称“17分创造奇迹”。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名考生分数虽然低,但仍能进入下一招聘环节,是因为笔试公告中没有设置最低分限制,资格复审人选是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确定的。该(小学数学老师)岗位刚好只有3人有笔试成绩,因此全部进入资格复审。”(上游新闻)
其他地方招聘教师,多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简直卷到天翻地覆。而在耿马,却是完全另一番光景。“笔试17分进复审”的所谓奇迹背后,居然是只有3名考生参加笔试。人气低、分数低,所有这一切,都远非我们所熟悉的教师招聘的火爆场景。据悉,此次当地计划招聘两名小学数学教师。眼看着少有人问津,自然“捡到筐里就是菜”。这与其说是放松标准不讲究,不如说是为了确保招聘程序推进下去,而不得不为的某种“将错就错”。
“笔试17分进复审”很扎眼,可进复审与最终被录取,完全是两回事。理论上,这三名考生还要经过资格审查和说课面试环节。考出17分的考生,是否具备教师资格证书、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成绩等证明材料,能不能通过资格复审,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再者说,就算其过了资格复审,按照当地“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的综合成绩计算公式,这位考生大概率也是会被刷掉、无缘入职的……
就此来说,似乎不必太担心会发生“水货教师误人子弟”的事情。而透过“三人报名参考”“17分创造奇迹”的个案,真正需要思考的,其实是一些地区农村特岗计划招募教师时,客观存在的吸引力、激励性短板。我们知道,特岗计划教师,一般都是去基础薄弱、相对艰苦的地方去充实师资,其必须在3年聘期期满、考核合格后,才有机会转为正式事业编制教师——这中间,就存在着不小的不确定性。
毋庸讳言,很多人之所以热衷从事教师职业,就是冲着性价比的,图的就是“稳定持久”。就此来说,为了对冲职业环境的先天不足以及3年之后的不确定性,地方在招聘特岗计划教师时,理应给出合适的补偿或者更有力的兜底性待遇保障才是。如此,此类岗位到劳动力市场公开招人时,才可具备基本的吸引力。须知,越是教育基础薄弱的地方,就越是需要好师资。“特岗计划”,不仅要解决教师有没有、够不够的问题,更要着眼于“教师好不好”这一主线,宁缺毋滥。
当地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名17分的考生可以说是运气好,刚好进入了下一环节。”可招教师本不该是“碰运气”,学生学业也绝不能“碰运气”。
上阳网-上阳网官网-免费股票配资-配资平台是正规的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